问问医生  >  鼻息肉  >  文章内容

治疗鼻息肉的偏方有哪些?

2018年02月04日 11:41

举报

  鼻息肉是鼻部常见病,很多原因都可能会引起鼻息肉的情况,对于鼻息肉的治疗要结合病情,一般鼻息肉初期是不采取手术治疗的。临床上除了常规的治疗方法,也有很多偏方可供鼻息肉患者选择。那么治疗鼻息肉的偏方有哪些?下边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是治鼻中息肉。用白矾烧成末,和猪油、棉花裹好,塞鼻孔中。几天后,息肉脱落。又方:白矾一两,蓖麻仁七个,盐梅肉五个,麝香少许,捣匀,捏成丸子,用棉花崐裹着塞鼻内,息肉自下。

  其次是肺脾气虚证,流涕清稀或稀白,息肉淡白或苍白,或术后反复再发,伴倦怠乏力,易感冒;舌淡苔白,脉缓弱。治宜补益肺脾,化湿散结。方用补中益气汤合二陈汤加减。药用:党参30g,黄芪30g,白术20g,升麻15g,柴胡12g,当归10g,陈皮15g,制半夏9g,石菖蒲12g,云苓20g,苡仁30g。鼻塞重加苍耳子30g,细辛5g,辛夷花15g;易感冒加防风15g;若息肉暗红加桃仁12g,三棱10g,莪术10g。外治可用消息灵或硇砂散吹敷,鼻塞重用鼻炎灵(苍耳子、白芷、辛夷各60g,薄荷霜5g,芝麻油500ml,液体石蜡1000ml。制法:将苍、芷、辛、油同放锅内,浸泡24h,加热,待药呈黑黄色捞出再下冰片,薄荷霜,液体石蜡,备用)滴鼻。

  然后是痰湿结滞证,流涕白黏或稀白,量多,鼻塞不减,嗅觉减退,头重昏闷,胸闷痰多。息肉色白如脂或如石榴子状,光滑水亮;舌淡苔白腻,脉缓滑。治宜燥湿化痰,散结消息。方用导痰汤加减。药用:胆星9g,陈皮15g,制半夏9g,石菖蒲15g,云苓20g,泽泻15g,白术20g,生牡蛎24g,浙贝母15g,山甲10g,昆布15g,枳壳15g,砂仁10g。

  后是肺经湿热证:鼻流黄涕,量较多,鼻塞嗅减,头脑昏痛,息肉淡红,鼻黏膜色红增厚;舌尖红苔黄腻,脉实。治宜清宣肺热,祛湿散结。方用辛夷清肺饮加减:辛夷花20g,石膏30g,知母6g,栀子12g,黄芩15g,枇杷叶15g,升麻15g,桑白皮40g,车前子30g(包),泽泻20g,杏仁6g,甘草3g。

  以上就是治疗鼻息肉的一些小偏方,在用常规方法治疗鼻息肉效果不甚理想时,可以尝试用上述的方法进行治疗,也许对于治疗鼻息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鼻息肉
  鼻息肉(nasalpolyp)是鼻-鼻窦黏膜的慢性疾病,以极度水肿的鼻黏膜在中鼻道形成息肉为临床特征。它是由于鼻粘膜长期炎性反应引起组织水肿的结果。发病多在中年以上,男性多于女性,除囊性纤维化病外,幼儿极少发生。好发于中鼻甲游离缘、筛窭、筛泡、筛骨钩突、半月裂孔及上颌窦口等处。可分为水肿型(黏液型)、血管型(出血型)、纤维型、囊肿型等数种,一般常见者为水肿型或混合出现。发病率占1%~4%。但在支气管哮喘、阿司匹林耐受不良、变态性真菌性鼻窦炎及囊性纤维化患者中,发病率可在15%以上。近年提出鼻息肉病(nasal polyposis)的概念,但临床上鼻息肉和鼻息肉病尚无明确的区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