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益业 / 主任中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科
过量的运动,会导致免疫功能的抑制,甚至有诱发一些潜在疾病的危险。如果运动量太小,也不足以达到调节免疫功能的效果。所以,在进行运动时,应掌握好适宜的运动量,才能达到增强体质和预防保健的目的。那么,什么是适量运动呢? 运动量要达到一定的阈值才能产生训练效应。运动量的基本要素为强度、时间和频率。 日常生活中患者合适运动量的主要标志:运动时稍出汗,轻度呼吸加快但不影响对话,早晨起床时感到舒适,无持续的疲劳感和其他不适感。 合适运动量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 (1)运动强度:运动训练所规定达到的强度称为靶强度,靶强度主要根据心电运动试验中出现缺血症状、心动图异常、血压异常或达到最大运动时心率和主观用力程度分级来表示。平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简单易行的方式来计算运动强度: 年龄预计方式:靶心率(次/分)=170(180)-年龄(岁数)。其中常数170适用于病后恢复时间较短者,或病情反复、体质较弱者;180适用于已有一定锻炼基础,体质较好的康复患者和老年人。比如一个65岁的患者,其最大活动强度时心率不能超过180-65=115次/分。 (2)运动时间:指每次运动锻炼的时间,靶强度运动一般持续10~60分钟。在额定运动总量的前提下,训练时间与强度成反比。准备活动和结束活动的时间另外计算。 (3)训练频率:指每周训练的次数。国际上多数采用每周3~5天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