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当发热,或更利于康复。发热,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点上调所致。当病毒、病原菌(包括一些预防接种的菌苗)入侵时,为抵抗这些外来物,机体会即时启动一系列防御机制,如迅速调集具备杀菌作用的白细胞、淋巴细胞等到达感染部位。而发热,就是机体防御系统示警的最主要信号之一。当亲吻或触摸孩子前额感觉比较烫,探测体温发现肛温超过37.7摄氏度,或腋温超过37.5摄氏度时,就可以认为孩子发热了。这是儿科许多疾病的一个共同征兆,也是孩子机体防御炎症,抵抗病毒或细菌入侵的一种免疫、生理反应。从这个角度看,发热既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或细菌,抑制病毒或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也可提高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增强机体的应激反应能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小儿发热并不完全是坏事,不要太积极地采取退热措施,反而可能利于孩子康复(这也是医生主张发热37.5摄氏度以下不用退热药的主要原因)。 烧坏脑子的情况很少见:其实,发热烧坏脑子,很多时候并不单纯由发热本身引起,绝大多数儿童发热是由呼吸道、消化道感染所引起,体温很少超过41摄氏度,这类发热并不会造成脑细胞损坏,导致烧坏脑子。至于可能累及脑子的发热,多见于脑炎、脑膜炎、败血症等情况;或是中暑时的超高热(体温往往接近42摄氏度),导致脑细胞蛋白质发生不可逆的高温变性。 发热降温有法则:体温在37.5摄氏度以下者,最好选用物理降温。当腋温高于37.5摄氏度时,则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美林(布洛芬)、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小儿退热贴和小儿退热栓等退热药物。中药如柴胡、小儿牛黄散、紫雪丹、羚羊角和清热解毒口服液等,也可酌情选择。但要注意,3岁以内的婴幼儿过度使用退热药,易诱发惊厥、虚脱,甚至导致消化系统及肝肾功能损害,故应尽量少用。对于体温超过39.5摄氏度者,且伴高热惊厥时,在积极退热的同时,使用苯巴比妥或舒适等镇静药物。抗生素不可滥用:其实,在儿科门诊,发热、呼吸道感染病儿,早期多为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没有任何作用。而不当输液却会产生不良反应。故临床上,只有在继发细菌感染,血液白细胞数明显增高,或出现肺炎等较严重感染时,才会考虑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