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问医生  >  母乳性黄疸  >  文章内容

母乳性黄疸是否需要停母乳?

2017年11月23日 16:56

举报

  更多新手妈妈都开始选择用母乳来喂养宝宝,同时使得患有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不断的增加。这让人很容易想到是不是因为孩子吃了母乳造成的,那么孩子患有母乳性黄疸后是否需要停母乳?今天小编来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母乳性黄疸一般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两种类型。无论是早发型或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一旦停喂母乳3-5天后,黄疸就减退。母乳性黄疸比一般生理性黄疸的持续时间长,有的可长达1-2个月。好不容易下定决心给宝宝母乳喂养,宝宝患上了母乳性黄疸,一定会令妈妈十分沮丧。那么,是不是宝宝得了母乳性黄疸就一定要停掉母乳呢?

  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乳中的酶可以促进婴儿小肠内的可催化结合胆红素变成未结合胆红素,新生儿宝宝的肠活力又比较慢,当大量的胆红素分离成为未结合胆红素,被宝宝吸收后,母乳性黄疸就出现了。在母乳性黄疸的治疗上,确实是存在停掉母乳喂养的。一般在宝宝患上母乳性黄疸期间,妈妈需要暂停母乳喂养3天,期间给宝宝使用奶粉喂养。在停母乳后,宝宝的母乳性黄疸的症状就会慢慢的消失,消失后即可给宝宝继续母乳喂养。停母乳期间,哺乳妈妈同样需要将乳汁排空,为宝宝再次母乳喂养做准备。

  母乳性黄疸停母乳,那么宝宝患上了母乳性黄疸要停掉母乳的问题上,其实并不是一定的。我们在上文中说到过,母乳性黄疸是由于宝宝小肠内的胆红素较高所导致,如果妈妈希望不停掉母乳,那么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相关药物,即可不用停掉母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宝宝患上了母乳性黄疸就可以置之不理,爸爸妈妈一定要带宝宝去医院进行诊疗,确定宝宝是否有其他疾病,如果排除一切可能的病因,那么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继续母乳喂养。

  以上就是关于母乳性黄疸是否需要停母乳的相关介绍,小编提醒大家对于是否要停止母乳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无论哪一种都要以孩子的健康为主。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