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骆抗先 / 主任医师 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
E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内衣”(衣壳),E抗原存在表示病毒正在活跃复制;E抗原消失了表示病毒只有很低水平的复制。因为当前试剂的灵敏性较差,这时的病毒常常检不出来;但肝细胞内还有病毒,因为乙肝病毒常常产生表面抗原(外膜)过多,所以第1项仍是阳性。 核苷类药直接作用于、也只能作用于P基因(HBV DNA长链中的一段)中的几个核苷酸,把病毒腰斩了,所以HBV DNA很快就能转阴,炎症也能很快消退,这是核苷类药的好处。但核苷类药对病毒抗原没有直接作用,要等到病毒快耗竭了,E抗原才会转阴,从“大三阳”转为“小二阳”一般需要三、四年。 清除E抗原依靠抗病毒药物,E抗原清除后产生E抗体却是人体的免疫功能了。这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与抗原同时产生,一般要相差几个月,也有相差一、二年,甚至根本不产生的。 核苷类药治疗E抗原阴转为“小二阳”后,有少数人还可能会逆转再变为“大三阳”。如果出现E抗体,因为抗体对同种抗原有对抗性,就不容易逆转回去了。 核苷类药没有提高免疫的作用,如果“小二阳”后就停药很快会复发。变为“小三阳”后再延长治疗一段时间,疗效才比较稳定,所以核苷类药治疗必需强调转为“小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