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familydoctor.com.cn/uploadimg/kuweb/2017/03/31/22/023c82265b010000ab7059a43a660000.jpeg)
-
贾福军 / 主任医师 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我们先了解一下信任究竟有什么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里对“信任”的解释为:相信而敢于托付。可见,信任的内涵非常广。今天我们仅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看信任。它其实代表了人际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就是指两个人认识上彼此一致、情感上互相依赖、行为上共同配合。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有着程度上的差别,具体由低到高可分为三个层次:
1.可预见性:
指我们预测对方的某些特定行为是否会出现的可能程度,即一个人行为模式的稳定性。这些行为包括了我们喜欢和不喜欢的。一个可预见性高的人,他的行为是一贯的。这种一贯性可能包括一贯地好或一贯地不好。可预见性是信任最基本的条件。那些反复无常、无法预测的人通常无法让人信任。
2. 依赖性:
是信任的核心内容,即在紧要关头,感到对方是可靠的和值得依赖的。这一点也就是一个人行为模式的倾向性。我们需要判断,当某种情况发生时,对方是否会作出有利于我们的决定或行为。
3. 坚信:
信任的最高层次,指在没有充分的事实作根据的情况下,仍然相信对方会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自己,从而对他产生高度的信赖感。高度的互相信任是建立在前面两个条件基础之上的。一个行为方式稳定,一向支持、帮助自己的人,最终将成为我们最值得信赖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