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问医生  >  精神心理科  >  心理咨询科  >  心身障碍  >  内容

2022年07月14日 06:12

如何纠正儿童攻击性行为?

专家回答

贾福军 / 主任医师 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儿童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如玩具)等行为,称为儿童攻击性行为,它是儿童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采取对他人有害并毁坏物品的行为。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儿童在两岁左右便开始表现出最早的攻击性行为,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一般男孩强于女孩。儿童攻击性行为如延续至少年和成年,则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社交困难,甚至发展为犯罪。   四招纠正儿童攻击性行为:   1.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据研究发现,高攻击性儿童的家庭都很相似——家庭成员之间很少表达感情,常常争吵不休,当彼此激怒时,会用哭叫、打闹和谩骂来还击。从这种高压环境中出来的儿童对惩罚极其抵制,他们会用相应的强力手段反抗父母,重复父母要制止的行为。同时,有些父母在孩子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时,会体罚孩子:打屁股,打耳光,这不但达不到控制攻击的目的,反而向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模仿原型,变相地暗示孩子:当别人使你不满意时,应该这样对待他。   而另一个极端是,有的父母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娇宠放纵,导致孩子产生强烈的占有欲和形成为所欲为的习惯,稍不如意就以攻击性的手段来发泄不满情绪,甚至发展到以攻击他人为乐趣的地步。   专家指点:冷漠和溺爱的家庭都不利于儿童的成长,要避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家长首当其责。家长不应在儿童面前讲有攻击性色彩的语言和发生攻击性行为;当儿童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家长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态度鲜明,使儿童认识到什么行为是错的,应该怎样做才对。同时,要避免儿童接触暴力的环境,比如玩暴力的电子游戏和玩具、看暴力的影视作品等。   2.引导儿童反省自己的行为。   心理学研究表明,攻击者在看到受害者明显的痛苦时,往往会停止攻击,但攻击性很强的人则会继续攻击受害者,这是因为他们缺乏移情技能,不会同情受害者,不会感到羞愧和不安。   专家指点:在这种情况下,家长首先要指出,攻击性行为会给别人带来痛苦,导致严重后果,引导儿童想象受害者受到攻击后的感觉和心情。然后再让儿童换位想象,如果你是受害者,你将会有怎样的感觉和心情?如果你是个好孩子,又该怎样做?   3.对儿童攻击性行为作冷处理。   所谓冷处理,就是对一些比较容易冲动的儿童,在一段时间里不予理睬,以此“惩罚”他的攻击性行为。如让儿童一个人在房间里反省,或暂时剥夺其参加某项活动的权利等,直到他平静下来为止。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不会向孩子提供呵斥、打骂的攻击性原型。有时候,父母有必要故意忽略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进而特别关注被攻击的对象。   专家指点:运用这种方法时,一定要让儿童明白为什么要让其“坐冷板凳”,在帮助儿童认识错误后就要解除惩罚,同时要注意平安,时间不宜过长。最关键的是,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家长要更多地以平静、温和的方式进行教育,将冷处理与鼓励、亲善行为配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4.教给儿童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些儿童之所以出现攻击性行为,主要是因为这些儿童所能得到的解决冲突或进行沟通的方法少于一般儿童。对于这类儿童,父母要给予榜样示范或直接教给其正确的方法,教会儿童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让他们懂得通过正当渠道把自己的烦恼和愤怒宣泄出来。   专家指点:纠正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重点不仅在于不要训斥、批评儿童,更在于使儿童掌握非攻击性行为的方式和方法。因为呵斥和一怒之下的简单体罚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攻击性,有可能强化儿童的不良行为。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