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福军 / 主任医师 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问题一:不满现状,心理落差大。对于大学生新员工而言,那些琐碎、简单、机械、缺乏成就感的工作不是他们理想的职业,因为不满现状,又无法取得主管的信任,于是苦闷、失望、悲观的心态就出来了,往往熬不过试用期就辞职了。大学毕业生抱着满心希望入职,可工作并不一定如他所愿,这就出现了“新人抱怨没有自己的位置,而单位却认为新人不会定位”的矛盾,尤其是工作能力被否定之后,新人很快容易丧失自信心。建议:(1)新入职的员工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弄清自己的本份在哪。(2)要虚心,勤勉上进,比如主动承担别人不愿意干的活,愿意接受挑战等等。
问题二:噤若寒蝉,害怕犯错误。新员工常常会对自己缺乏自信心,害怕承担责任,样样退缩。近60%的大学生新员工不敢自我肯定,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认识。建议:(1)在职场上,一个礼拜之后就要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有一个客观评估。这样有利于尽快建立自信心。(2)平等与人交往,不卑不亢。新员工犯错开始时是可以谅解的,但不可以总是犯同样的错误。
问题三:不能顺利融入集体,内心挣扎。刚进入一个陌生环境的新员工,能够得到别人,尤其是与自己接触频繁的上级和同事们的认可是其基本心理需求之一。由于缺乏平安感,新员工对周围人给予自己的评价特别敏感,想与同事友好相处,并尽快融入工作环境之中,可往往不知道从何入手。建议:(1)多与同事一起吃午餐。午餐是很多人在一起聊天的好机会,容易在此时和其他人拉近距离。新员工可以用不到一周的时间去了解观察,利用午餐的机会,让自己和同事多接触了解。(2)最好先和那些与自己合作性较强的同事建立起良好关系,然后再慢慢扩展。
问题四:急于表现,被同事孤立。新员工尤其是在大学里表现突出的学生,入职之后,对自己信心爆棚,怀有“急于表现”的心态,发表议论和意见,想要改变单位原有的运行机制或者工作方式,这就难免让其他人反感和非议。建议:刚入职时,不要锋芒太露。先融入集体再找机会发表意见,而且如果必须要发表意见,一定要说出建设性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