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familydoctor.com.cn/ku/82/112367.jpg)
-
顾仰葵 /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影像与微创介入中心
对了,谈到这个话题,就面临局部治疗手段选择的问题。我们知道现在,经典的指南里面,还是把外科切除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甚至把它作为潜在的、唯一可治愈的手段。作为我们做了二十年的消融,当然还有我们的前辈,他们终身都在从事这个事业,从我们的个人经验来讲,其实我觉得消融,也是应该列为可治愈性手段的。所以在2013年,全球介入消融专家专门出版了针对肠癌肝转移的消融治疗的专家共识,其中提到了针对部分高选的病人,其疗效和外科切除是相当的,所以这个给我们做介入专科的医生很大的信心。我在我们医院,这个MDT会诊的时候,包括我出门诊面对这个患者的时候,我也会提到消融手段。当然,前提是你得选好适应症,如果选好适应症,那么这部分病人,可能获得跟外科相近的疗效。就好像在美国的NCCN指南里面提到的,射频消融目前和外科比起来,它的局部治疗的疗效,看起来似乎是劣于外科手术。其原因是,这个患者选择的偏倚造成的,还是消融技术本身局限造成的,或者是两个因素叠加造成的,现在还不知道,需要我们做RCT的研究去加以证实。那为什么它会提到患者的选择偏倚问题?这个就跟外科过百年历史有关,它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大家也习惯的先入为主,它的数据至少目前看起来,也是比局部射频消融要好的。其原因就在于,很多患者第一关,还是选择外科切了,真正外科医生说,我不愿意切了,很多原因是患者高龄合并严重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者肺功能不好,那这部分病人,外科说我们不切了,你们做消融吧。所以这种病人选择偏倚,在2005年以前更加明显,2005年随着消融的数据慢慢积累,大家接受度更高一些以后,我们会收到一些病人PS状态,也就一般状况很好的这种病人,积累的数据就更漂亮一些。所以我想,需要我们做,依照医学设计来讲,应该做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系统地比较到底外科切除好,还是射频消融好,或者是说,射频消融其实是可以作为一线首选治疗方法之一的。至少我们通过这种设计,来筛查出一部分病人,高选的病人,比如少于3cm,位置非常好,所谓的位置好,不靠近第一肝门,不靠近第二肝门,不靠近膈肌,不靠近肺门的大血管,或者是空腔胀气,或者胆囊窝的,这个比例如果把这些病例,全部剔除了,还有没有这种所谓的高选病人呢?有,所以我们要筛出这部分病人,让他用1mm的切口,在超声或者CT,或者磁共振引导下,就可以达到病灶毁损,这样就不用外科切了,即使是腔镜切除,这个创伤还是比射频消融,或者微波消融要大的,这是我个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