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伟 /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内分泌科
古人所述消渴病,多以“三多一少”为主要表现,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主论,采用上、中、下三消辨证。而现代,糖尿病多以肥胖为特征。糖尿病中医称为糖络病,分为脾瘅(肥胖型)和消瘅(消瘦型)两大类型,脾瘅多以过食肥甘、久坐少动为始动因素,以中满内热为核心病机,包括大部分的2型糖尿病;消瘅多以脏腑柔弱、情志怫郁或卫分郁热为始动因素,以气分热盛为核心病机,包括1型糖尿病及部分2型糖尿病转为消渴者。糖尿病全程分为郁、热、虚、损四个自然演变分期。郁阶段多见于糖尿病前期,热阶段多见于糖尿病的早期,虚阶段多见于糖尿病的中期,损阶段多见于糖尿病晚期。
中医治疗糖尿病,是在分类分期基础上,根据不同阶段的核心病机进行分型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