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问医生  >  内科  >  风湿免疫科  >  风湿病  >  内容

2022年07月14日 06:00

“抗O”升高是风湿热吗?

专家回答

李天旺 / 主任医师 教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抗O”的全称叫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O”试验是一种血清学试验,主要用于测定病人体内能够中和“溶血性链球菌O”的抗体含量。人体被A组链球菌感染后,从第8~10天开始,血清中“抗O”值逐渐升高,到了第4~6周时达到最高峰,并能持续数月,当感染减退时,ASO值下降并在6个月内回到正常值。“抗O”的正常滴度值在500单位以下,若超过此值,即为升高。  目前认为风湿热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的变态或过敏反应有关,故“抗O”值的升高有助于诊断风湿热。风湿热常累及关节滑膜、心肌和心内膜,引发风湿热、关节炎和心脏病。风湿热患者“抗O”值可达500单位以上,活动性风湿热患者血清中“抗O”值更高。若“抗O”值维持在625单位以上,同时有血沉增快,则提示病情仍在发展。  “抗O”检查是一种非特异性试验,“抗O”值升高只是提示近期有过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因此,凡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疾病,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咽峡炎、猩红热、丹毒、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中耳炎、急性副鼻窦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等,“抗O”值均升高。少数健康青少年咽部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存在,但并未致病(即带菌者),“抗O”值也可升高。  因此,并非只有风湿热时“抗O”值才会升高,“抗O”值的升高也不能作为诊断风湿热的唯一依据,必须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做全面分析。
相关问题